首页 > 高考信息 > 正文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2024-07-08 19:42:22 | 新橄榄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1隶属于:教育部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2021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

北京大学2020—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名额,针对部分省、市、自治区报考情况,适时作了调整,体现了“强基计划”招生的“动态性”特征。

北京大学在湖北省“强基计划”投放的名额减少了2个。在辽宁省“强基计划”投放的名额减少了6人,经历了17个到21个,再到2022年15个的大起大落。增减幅度,超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海南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全省、市、自治区的招生计划。

北京大学在内蒙古自治区“强基计划”投放的名额减少了1个。陕西省经历了16个、12个、14个的起伏变化。江苏省也经历了从32个到30个,再回到2022年的32个的调整。

在“减招”的刺激下,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前来报考,寻求新的招收优秀学生的机会。

>>>>>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分配,具有鲜明的“梯度性”。北京市获得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计划分配最多,共有87个之多,是河北省、江西省、重庆市、四川省的4倍多,是湖北省、山东省的3倍左右,是上海市的2倍多。

浙江省获得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名额66个,是除北京市之外名额最多的省份。而上海市有40个招生名额。

不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分配,也是有侧重的。比如: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甘肃省、青海省等8个省、区,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投放的名额均是个位数。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如下图,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 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图1:

图2:

图3:

强基计划: 新橄榄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北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

新橄榄(https://www.x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2022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北京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70分,文科/历史类674分,在湖南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53分;在河北理科/物理类660分。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以上就是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新橄榄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新橄榄:www.xg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相关推荐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 2022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北京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70分,文科/历史类674分,在湖南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53分;在河北理科/物理类660分。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

2024-07-09 09:51:02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 2022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北京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70分,文科/历史类674分,在湖南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53分;在河北理科/物理类660分。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

2024-07-10 13:39:23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夏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夏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北京:最低619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历史学;河北:最低604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山西:最低564分入围,对应专业为物理学;辽宁:最低599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化学类;江苏:最低582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历史学; 浙江:最低632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安徽:最低581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福建:最低603分入围,对应专

2024-07-17 01:10:38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0年开始,该入围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大学2020、2021两年中,“强基计划”在省、市、自治区入围分数线及其变化的情况。 2020年分数线: ★强基计划: 即“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

2024-07-11 14:11:33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上海清北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上海清北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如下: 清华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理工科类入围、录取分数线(C9联盟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国家第一轮、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最高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678分,全省第419位。最低录取分数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620分,全省第10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

2024-07-11 01:12:28
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北京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北京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如下: 1、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录取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645.63分、化学622.05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56.38分。 2、在重庆录取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625.28分、化学618.63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38.75分。 3、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录取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

2024-07-16 07:11:28
强基计划人大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人大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 2022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北京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70分,文科/历史类674分,在湖南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53分;在河北理科/物理类660分。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

2024-07-17 05:42:04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年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年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0年开始,该入围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大学2020、2021两年中,“强基计划”在省、市、自治区入围分数线及其变化的情况。 2020年分数线: ★强基计划: 即“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

2024-07-09 01: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