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有谁知道本二和本三的区别是什么呀

2024-07-14 09:44:24 | 新橄榄

新橄榄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有谁知道本二和本三的区别是什么呀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有谁知道本二和本三的区别是什么呀

有谁知道本二和本三的区别是什么呀

有的三本是民办,也有的三本是独立学院以及对外合作办学, 后者就挺不错的,一般都是与其他企业或研究部门合办,教学质量也可以,而且个别专业要比本二的专业要好许多,像是有的独立学院的学费就不算太贵,就像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学费就不太贵,而且他是成都理工大学与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合办的,其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肯定就非常好,而这个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都没有的,你要是想学就只能报这个本三的学校

有谁知道本二和本三的区别是什么呀

民办专科院校毕业只能进入民办本科院校?

1 如何做好志愿定位

填报志愿是一个选择过程。体现在志愿表上,是有层次、喜好、冷热等差异的。考生或家长在进行选择之前,首先应该确定一个最低目标,就是最基本的“定位”。一切选项都应该服从这个最低目标,而不应该与之产生冲突。

对不同考生而言,最低目标是不同的。有的家庭只想“有学上就行”,有的则认为“总得读个本科”。制订最低目标要考虑考生成绩、招生计划、兴趣爱好、经济条件等等,影响实现最低目标的因素则包括目标定位是否合理、选报志愿是否正确以及今年全省考生志愿流向是否符合一般规律等等。

确定最低目标如同登梯,可以一层一层往上走。例如将最低目标定为“上大学”,往上走则可以提升到“上本科”、“上本科重点”等;如果将最低目标定为“进入本科”,则可以依次往上设定“在南京读本科”、“在南京本科院校学热门专业”等等。在“哪一层阶梯”上确定考生的最低目标,就要依据上述条件。

做好志愿定位的要点:是选项服从最低目标,而不是最低目标服从选项。例如某考生510分,其最低目标定为“本科”。他既可以用“资格线”达线的身份选报本二院校,也可以等待其后的民办本科。但是该生又表示:民办不读。那岂不是自己和自己作对?能做的只有两点:一是将最低目标调高为“公办本科”,一是不放弃民办本科服从最低目标。

2 各批院校志愿如何选择
填报志愿和院校录取都是分批次进行的,有很多考生面临着选报什么批次院校的困惑。

例如在本一省控线上的考生,本一批次有望进入院校但无望选择专业;本二院校则有望同时满足院校和专业志愿,怎么选?再如达到本二省控线的考生,是从本二公办院校中不挑不拣地走呢,还是在本三选报一个心仪的院校?同样,在民办本科和公办专科之间,国际合作办学计划和公办计划之间,都会出现选什么的问题。

由于考生的价值取向各异,所以选择点不同。大致有几个方面应该考虑到:一是志愿的起点,即考生志愿定位或最低目标;二是上下批次院校志愿的承接;三是转向以扩大选择视野;四是在诸多选项中选择最合理的。

如何在各批院校中做选择,其实就是个承接问题。例如某考生成绩超本一、但志愿重心在本二,那么不妨将本一志愿稍调高些,能走掉不后悔,走不掉还有本二。如果考生的成绩在本二院校处于弱势、但志愿目标又较高,那就考虑本二和本三民办院校的选项。如果不选本三,则应该尽量在本二批次走掉,并降低志愿目标以求保险;如果看重本三,则可以调高本二。

需要提醒的是:往年有不少本三达线考生放弃民办本科,执意报考专一。其考虑是以较小的投资先行进入专一,然后通过“专转本”进入本科。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办本科报考率较低而公办专科火爆、投档线反超本科。但是今年江苏“专转本”政策调整,今后“专转本”只能转入民办独立学院。这一改变会不会对今年民办本科以及公办专科的报考态势产生微妙影响,现在还未可知。但是放弃民办本科指望“专转本”的考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3 要不要选报民办本科

要不要选报民办本科?这还得回到考生的定位上去看。如果考生的最低目标是“上本科”,那应该知道本科计划包含民办本科。有的考生定位是读本科,但是非南京院校不读、非公办本科不读,其实是自相矛盾。很多人关注今年有多少所院校、招多少人、高考录取率是多少,但是加上考生自己所设的限制,这些数字就变得虚了。假如非南京不读、非公办不读,那对该生而言就不是数百所院校招生、而只剩寥寥几所院校了,70%的录取率还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不少人放弃民办本科源于认识误差。他们纠缠在民办本科的文凭样式、写什么名字、内芯是什么颜色、到了人才市场上别人认不认等等,却忽视了民办本科也是国家正规办学单位,也是国家招生计划,在政策待遇上与公办本科院校享受同样政策等实质性问题。

我不否认在就业市场上由于用人单位的观念问题,有民办院校毕业生遭到拒绝或受到轻视,但那不是全部。有人受到轻视、也有人得到重用。民办本科毕业生没有政策性歧视,在工资标准、评晋职称等方面与公办本科生政策一致。

因此,为入学计、为争取本科学习机会计,只要不是经济条件原因,就不要轻易放弃民办本科。
4 选院校还是选专业

进“大门”还是进“小门”,这是很多考生面临的问题。化解这道难题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是名牌院校,就选“大门”;如果不是名牌院校,就选专业(小门);如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则坚决选其行业背景和专业。

北京大学江苏招生组老师在南京做招生宣传时说:本科选院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清华大学招生老师也提示考生:报考研究型大学,可以淡化专业概念,因为学校实施的是通才教育。选择不是顶尖层次的院校,仍然可以采用此理念。1000多所招生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学术水平、师资队伍等差异,在层次上是有差别的,例如“211工程院校”、“973重点资助院校”、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高职院校等等,本身层次不同,而专业建设上的差异可能更大。

排名靠前的院校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强势专业,而排名靠后、实力稍弱的院校也会有一流的专业。有的学校排名并不拔尖,但是它的某些专业是国内一流的,专业排名远远高于其院校排名。

考生要做的是获得这些院校的准确信息。还有一个考虑方向:本科后是深造还是就业。如果倾向于深造,应该倾向于研究型大学和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学科;如果倾向就业,则应该更多关注学校的行业背景、就业基地和专业的应用性。

5 如何选报理想专业

考生对选报专业的兴趣应该是理性的兴趣,而不是表面的热情。曾经有不少考生表示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执意要报考,但是他们的数学、物理成绩不佳也没有学习动力,更不知道计算机专业要学哪些课程。说穿了,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实则是对电脑游戏的兴趣,是将电脑游戏当作计算机专业了。

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例如数学、物理不好,怎么能学好以数学、物理为核心课程的计算机专业呢?更常见的现象是家长包办孩子的专业志愿,结果很可能是孩子进入高校以后提不起专业兴趣,失去学习动力。

所谓“理性兴趣”是指考生在中学的学科兴趣、学习成绩、高考选科、选报志愿基本吻合,而且也大致符合个人的发展愿景。此外,学科面比专业面宽,因此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宜宽不宜窄,在一个学科门类中,可以选报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6 如何拉开志愿的梯度
平行志愿较之传统办法分享减少,但在选报时也要有风险意识。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拉开档次,形成梯度。

所谓“档次”是指院校在历年招生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差异。拉开档次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院校所处的地区,总体上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的高校投档线要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高于经济落后地区、边远地区;二是学校的层次,重点高校会高于普通高校;三是历年院校招生实际录取线的差异。档次区分开了,也就形成了梯度。

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和考生限定了报考的范围,致其志愿无法拉开档次,也难以形成梯度。例如,就地区而言,在大范围有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东南、华北之分,在省内有苏南、苏北、苏中之分,但如果局限在南京,你怎么分?难道用江南江北来拉开档次不成?

还有的考生A、B、C志愿选报的都是同类院校,即使其往年录取分数线也仅仅在3-5分之间,在这样的同类院校中,又如何拉开档次形成梯度呢?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将选择面放宽,然后调整好上批院校与下批院校志愿的关系,确定好填报志愿的重心位置,用上述办法调整好志愿的档次和合理梯度,力争在重心位置上命中。

7 如何看待专业和职业
考生和家长们在填报高考专业志愿时,往往将专业等同于职业,自觉不自觉地用选择职业的眼光和尺度来选报专业,这是一大误区。
我国院校的专业设置早期源于前苏联,分类很细,职业特征明显;且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人才培养对应行业甚至岗位,计划色彩浓厚。

经过多年的专业调整与改造,目前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已经从过去的1000多个调整为250多个,专业特征体现为宽口径、厚基础,对应的不是一种职业或岗位,而是一个领域或一个界别,适应面大大放宽。打个比方说,现在高校的专业建设犹如做裱花蛋糕:不同蛋糕的底座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上面的裱花和内容。高校按大类、院系招生后,大类或院系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都是“蛋糕的底座”,都是通用的、共通的;而到了二年级以后,则开始进行专业或专业方向教育,即开始“裱花”。

到那个时候,学生就可以选择带有行业或职业倾向的了。而由于已经有了2年的专业学习,对专业自身、行业背景也有了相应的感受和认识,选择起来就比现在理性了。

8 没考好要不要复读
对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来说,复读是很多人的选项之一。究竟要不要复读,我觉得要做具体分析。

有的考生平时学习成绩一贯优异,只是在本次高考中因为伤病等意外原因严重失常,完全没有达到应有水平,他们要用复读重考来挽救失利。有的考生平时不甚用功,本次高考成绩在“临界点”上,或差点儿本科上线,或差点儿上公办,他们决意刻苦用功再考一次以突破“临界点”。

除了上述两类考生,很多的人是感到成绩不好、上不了理想学校或理想专业,不愿意去外地院校、不愿意读民办等原因选择复读再考,我觉得这部分考生面临风险。

如果选择复读,就要考虑复读的教育投入、学校选择、心理调适、时间成本等问题。首先,复读需要投入经费,目前高中落榜生复读一年的费用通常在万元以上,如果到外地县中还要“贵”;其次,选择复读学校,现在社会办学机构的高补班广告满天飞,实则鱼龙混杂,且多数不可信;第三,学生心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背上复读生的包袱极易导致心理紧张,家长也陪着心理疲劳;第四,复读要付出至少一年的时间成本,且很难看出一年后高考成绩能有多大提高。

还有一个“平台观念”:如果能够依据今年成绩进入大学学习,尽管可能不太理想,但毕竟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平台;而如果选择复读,则仍然滞留在中学应试教育平台上。其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有谁知道本二和本三的区别是什么呀新橄榄

厦门大学是民办的吗?

1、厦大的学生仅在漳州校区上2年后转本部,而且由于近几年翔安校区的逐步完工,下一步厦大基本上完全跟嘉庚学院脱离,12年级学生去翔安校区,漳州校区就只有嘉庚的了至于老师其实是差不多的其次嘉庚学生的素质还可以。
2、脱离出去如果你是说学位证,那么从08级毕业开始就不拿厦大的学位证了我估计你是这个意思,但是现在厦大的12年级和嘉庚还是在一个校区,老师不会有什么变化嘉庚在福建从来都是二本,在其他部分省份也是二本,但是在三本。
3、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它是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是民办学校性质的独立学院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
4、不是,是民办独立院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创办于2003年,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
5、漳州校区是分成北中南三个生活区,北区除了若谷园区外,都是厦大的宿舍,南区和中区全是嘉庚的宿舍两个学校的学生是不同园区住宿的教学楼也是分开的至于食堂,也是三个生活区各一个从大家的反应来看,中区最。
6、不是,明年全部撤离 2011级新生依然在漳州校区12年7月大一大二一起搬离。
7、分开的厦门大学在厦门岛内,嘉庚学院在漳州,跟厦门大学隔海相望,中间路途公交+坐船至少1个小时。
8、厦门大学校区本部在厦门岛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区在漳州开发区厦门大学学生除嘉庚学院前2年要在嘉庚校区居住2年,后2年回本部嘉庚学院学大学4年都在嘉庚校区就学PS嘉庚校区风景好美啊!~~~。
9、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将转设为公办大学天眼查上显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是事业单位。
10、厦门大学是国家985工程与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在本科第一批招生,但是它的录取分数线可是比一本线高很多而嘉庚学院是厦门大学的独立学院,它在二本批次招生,和厦门大学是分开招生的,相当于只是挂了厦门大学的名字。

1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位于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与厦门大学思明校区隔海相望贯彻了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崭新探索为厦门大学在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中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就是在漳州校区,嘉庚坏。
13、师资很早就没有共享了,嘉庚已经自己开始收老师了望采纳。
14、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挺好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嘉庚学院为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流的软硬件。
15、是二本的, 毕业证和厦门大学当然不一样, 分数差了快一百了吧嘉庚学院的毕业证书会写上quot厦门大学嘉庚学院quot , 一般企业都知道这是独立学院的意思独立学院也叫二级学院,一般本一高校的独立学院是本二或本三的,本二高校的。

以上就是新橄榄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谁知道本二和本三的区别是什么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新橄榄:www.xg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有谁知道本二和本三的区别是什么呀”相关推荐
民办二本和三本有什么区别?
民办二本和三本有什么区别?

广东二本院校(广东二本院校推荐) 2022年广东最好的二本大学排名 1、广州商学院 广州商学院,创建于1997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核心区域,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经管类学科为主,经、管、文、法、工、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97年9月的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康大学院,是华南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转设为独立学院,更名华南师范

2024-07-31 20:09:10
三本和民办二本有什么区别
三本和民办二本有什么区别

三本和民办二本有什么区别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解答内容: 一、创立的主体不同 1、民办高校创立主体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2、公办高校创立主体是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资助创立维持的高等院校。 二、资金的来源不同 公办高校资金的来源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民办高资金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

2024-09-01 23:36:58
三本和“民办二本”,有什么区别?
三本和“民办二本”,有什么区别?

二本是专科还是本科? 二本指的是二类本科,所以它是属于本科。 普通二本大学(简称:二本)是指 本科二批 录取。高考中本科报考成绩按分数线划为三个批次,普通二本大学(二本)就是本科报考第二批次大学仅次于提前批本科和一本(最高位次)而言,每年普通二本线由考生总成绩而有所不同。普通二本大学(简称:二本)包括:公办二本、民办二本。 (图片一) 专科,1999年以前指 大学专科 学科专业教育

2024-10-09 00:18:50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是什么?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是什么?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是什么?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 1、录取批次不同。 一本二本三本指的是高考后本科录取的三个批次,一本是第一批录取的本科大学,一般都是重点的院校。二本是第二批录取的本科大学,一般是普通本科院校。 三本就是第三批录取的本科大学,这批次招生的一般都是民办高校,现在一些省份还把二本和三本合并录取,取消了三本。事实上,一二三本都是本科院校,学制为4年,毕业后都能获得国

2024-08-12 23:44:31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是什么?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是什么?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是什么? 通常所说的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 1、录取批次不同。按照高考成绩分为第一批次,对应一本院校。第二批次,对应二本院校。第三批次,对应三本院校。事实上,123本都是本科院校,学制为4年,毕业后都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因此,报考志愿的时候,不必过多纠结。 2、学费不同。一本最便宜,其次是二本、三本。不过具体的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有的二本民办院校就比三本的

2024-08-21 22:17:44
第三批本科和二本、一本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批本科和二本、一本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批本科和二本、一本的区别是什么? 考生之前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高考报志愿时有更多的底气和把握。而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有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还不太了解本专科学校的区别,今天就来普及一下,同学家长们不容错过。 1、大本包括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两种形式 大本采用教育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985、211重点本科高校(简称重点本科)和普通123本高校(简称普通本科),一本、二本、三本高校是同等学历和文

2024-08-11 07:40:42
二本与三本有什么区别
二本与三本有什么区别

燕山大学没有二本吧!我二本都悬了。若燕大有三本,请知情人士介绍! 燕大的三本就是燕大里仁学院,和一本的课基本都是一样的,教的老师也是一样的.里仁学院学风这段时间也不错.不过学费比一本的要贵,一年一万(一本五千).还有毕业证和一本是有一些区别的.读燕大最好读机械类的,电类的这些理工科的.这些是燕大的优势学科,很好就业,不要读文科性质的那些学科,那些很难就业.好了就介绍这些吧,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07-15 05:21:51
一本二本三本有什么区别吗
一本二本三本有什么区别吗

一本二本三本有什么区别吗 一本二本三本都属于本科,但又不相同,具体区别如下: 1、批次不同 一本二本三本指的是高考后本科录取的三个批次,一本是第一批录取的本科大学,二本是第二批,三本是第三批。 2、学校实力不同 一本通常为重点大学,二本为普通全日制本科,三本会含有一些民办普通全日制大学。 3、录取线不同 一本分数线是最高的,二本其次,三本通常是在本科最

2024-08-06 02: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