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二本线怎么填报志愿??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刚上二本线怎么填报志愿??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刚上二本线怎么填报志愿??
二本批次压线生
心态快照:二本批次与一本批次压线生,心理上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二本批次压线生最大的困惑就是:如志愿填报没有被二本批次录取,那就直接掉到征求志愿或是降到三本批次了。众所周知,三本批次主要由民办本科、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等组成,学费昂贵。对于家境稍好的考生而言,学费不成问题,选择三本好歹也是本科,但对于家境一般甚至贫寒的考生而言,三本院校是他们不太愿意主动选择,那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只能进入到专科批次了。这是谁也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案例一:着眼中西部,踩线上二本
郭同学,男生,2013年福建省漳州市文科考生,高考成绩503分,超出二本线37分。这个成绩,按换算是在原先本三线,可福建2013年高招将三本院校列入二本批次录取。该考生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父母双双下岗,家里还有一个上高一的妹妹,父母明确表态二本批次只选择公办院校。
笔者询问考生是否愿意到中西部院校去读书,考生很懂事,他说只要能上,即使新疆、黑龙江的院校,他都愿意去。这给笔者设计志愿方案提供了一个较大的空间。笔者根据2010年和2011年中西部地区院校在福建的招生情况,从中筛选出6所院校填报。A志愿
福建师范大学(
人民武装学院),B志愿
北方民族大学,C志愿
潍坊学院,D志愿
绵阳师范学院,E志愿
遵义师范学院,F志愿
平顶山学院。最终,郭同学以踩线成绩被平顶山学院录取。
专家点评:这个志愿说是巧合,其实也有必然。纵观6个志愿的录取情况:A志愿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506分,B志愿北方民族大学515分,C志愿潍坊学院513分,D志愿绵阳师范学院510分,E志愿遵义师范学院511分,F志愿平顶山学院503分。笔者原本建议考生将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垫底,深思之后,笔者觉得这所学校如果垫底都能被录取,倒不如填在第一志愿,选择一个好点儿的专业。再说,福建院校本省招生计划多,如果能再减少路途和气候对考生的考验,那无疑是最好的。郭同学能以踩线成绩被平顶山学院录取,是个幸运儿。当然,这与考生主动配合也有较大关系。
案例二以分择校慎填报
黄同学,男生,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理科考生,高考成绩443分,超出二本线8分,是典型的擦边生。此考生是往届生,2013年成绩有了较大提高,他家长都很欣慰,要求一定要上二本院校,省内省外都可以,专业最好跟建筑有关。
黄同学的这个成绩,只要不选择太好的学校,被二本批次院校录取,理应没有什么问题。因此,我建议他省内省外兼顾,从有建筑方面专业且分数比较接近考生位次的院校去挑选。最终,我们确定的志愿方案如下:A志愿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最低提档线457分),B志愿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最低提档线454分),C志愿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最低提档线444分),D志愿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最低提档线443分),E志愿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最低提档线440分),F志愿
三明学院(闽台合作项目)(最低提档线440分)。最终,黄同学踩线被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录取。(注:福建省二本院校与三本院校合并在二本批次招生。)
专家点评:黄同学在D志愿被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录取感到非常满意,尤其是读到梦寐以求的土木工程专业。黄同学家长和亲戚都是在建筑领域打拼,这个专业对于他未来就业很有帮助。这个志愿填报方案,从中得到几点启示:
一是正确处理好家长和考生的关系。这个方案的设定综合了家长和考生的意见,但决定权还是在考生。读书是考生自己要面对四年之事,家长有些建言建议,作为参考是可以的,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应交由考生。
二是正确处理好“选学校”与“选专业”的关系。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在招聘对专业的挑剔使得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不知应以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一般情况下,一本批次可以院校优先,而其他批次应以满足个人发展的专业作为首选。
三是正确处理好选择本地学校与选择外地院校的关系。黄同学在选择外地院校之时,并对其专业有要求,因此,可供选择的院校不多。黄同学是往届生,加上分数不是特别有优势,不能要求过高。填报时,笔者建议省内省外院校兼顾,专业尽量选择与将来就业相关的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基本满足考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我是湖北考生,分数只有503分能在湖北省上二本(二)的院校吗
你是文科的还是理科的啊? 我弟今年也高考,理科,才高二本二两分。而我也是在外省读书的,文科,当年也是只高二本二两分。我觉得我读的学校不好,为了不让我弟步我的后尘,我几乎问了省内二本二所有学校的同学,几乎没有对自己学校投赞成票的。我真的只能说我们对二本二学校都有阴影了。对于上面说的省内和省外哪个好,我想说的是刚刚压线招的二本二学校,几乎没有好的,为了吸引人才地方城市就业,很多以前专科的学校一合并就是个二本二了。不是师资力量不够,就是基本设施不到位,很多专业都才办几年,学术水平都很不够,有些差的学校很多老师都是公用的,感觉大学里的老师都成了多面手。因为国家对地方的支持,用权力挂了二本的名号,但是经济上又得不到相应支持,地方院校的发展全靠地方政府的重视。试问在中国政治色彩这么严重,有几个有识之士来的政府领袖带头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啊,所以学校水平可想而知。所以我坚决不让我弟来这样的学校,不光是知识到与否的问题,问题还有一个事二本二的学校都在地方城市,与大城市相比在地方个人的眼界都会狭小很多,读大学很多时候读的是理念。即使你在大学没学到什么,可是在大城市你接触的人环境都不一样,思想观念都会相差一点。因为我弟的情况我让他博一下比较好的二本二,然后准备读很好的本三,三本选的是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他们实验室,还有很多老师都是华科大的。现在民办高校越来越好了,选一个好的专业,比我们这种二本二出来的有竞争力。由于我弟和我爸存在民办高校歧视,我花了好久的功夫才说服他们。虽然学费是贵了一辈,但是相比我这样而言我觉得这样的投资还是值得的,以为教育本来就是一项长远投资。不过当然要选择很好好的民办高校,基本上是依托一本大学办的独立学院,因为很多资源老师都是共享的,所以教学水平都不错。而且最重要的是老师的远见传达的理念都不一样。中国的教育有个这样的现象,就是一流的硕博士进一流的院校,二流的硕博士进二流的院校,这样无形中存在一种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鉴于不了解你的情况,我不随便提出建议,因为报学校本来就是存在风险和机遇的。而且和个人的价值观追求有很大关系。我只能提供上述一点我的切身经验。还有处于很尴尬分数的人,我觉得这个时候选择学校所在城市比选择学校专业更重要一点。因为这样的学校普遍都差不多水平,除非有非常悠久的专业,所以这个时候选城市一样重要。
还有你的悬赏是0分诶,有点奇怪,呵呵 开个玩笑缓解下气氛

去台湾读大学好吗
新橄榄(https://www.x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去台湾读大学好吗的相关内容。
1.感到纠结的话,可以试著想一想,赴台与留在大陆的利弊.原则上赴台求学就是要以小搏大,如以民办大学分数上了类似二本公办院校的台湾学校,以二本分数上了类似一本、211的台湾院校,以一本出头的分数上了类似985、211的台湾院校(不过目前只有开放私校,所以一本以上赴台的价值老实说比较小,尤其录取辅仁大学的陆生有不少根本是台湾国立四中以上的水平).
简单来说就是同样的分数去了台湾能够到档次更好的院校,受到更佳的教育.因此主要看是录取哪一所台湾院校,并评估留在大陆大概会就读哪一所与之相较,以确实达到前述条件,才会建议赴台求学.
台湾其实是比较适合作为未来出国留学的根基.毕竟同样的分数去台湾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尤其是一本以下的同学.
会赴台求学的大陆同学大部分是看重教材多采用
英语书(当然也要是好的私校才会如此),师资很多都是欧美洋博士学位的海归教授,想把台湾院校当作跳板,这些都有益於将来出国深造.
大陆官方在2006年就对台宣称承认台湾院校的学历,尤其辅仁在大陆的知名度很高,其他好的顶尖私校肯定认可度也较高,但没人知道回去就业会如何,因为目前最高的本科陆生才大二而已.
基本上前五年的本科陆生就像在赌博一样,有一种身先士卒的感觉,只有第六年的陆生才能参考回去大陆已一年的第一届本科生就业概况.
2.赴台求学的陆生大部分都想念商科,
目前台湾私校商科的普通大学排行大约是辅仁>东吴>=长庚(但商科专业很少)>淡江淡水校区>元智>东海>中原>逢甲>铭传台北校区>=铭传桃园校区>实践台北校区>淡江兰阳校区>大同(商科专业太少)>世新>静宜>中国文化>义守>实践高雄校区.只列到实践高雄校区就好
私立科大的商科排行为致理=朝阳>南台>明志>文藻>德明财经>侨光>树德>岭东>龙华>明新>弘光(商学太少)>中国>昆山>正修,只列个人博文中有推荐的私立科大.
国立金门的商科学生素质约在铭传桃园校区与实践台北校区之间.国立澎湖科大的商科学生素质与侨光科大差不多.
理工:长庚>=元智>淡江>=中原>辅仁>=逢甲>东海>=大同>铭传>静宜>中国文化>义守
若是福建二本压线,顶多只能被义守大学和前段私立科技大学如明志、朝阳、南台、文藻、龙华录取.
新橄榄以上就是刚上二本线怎么填报志愿??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新橄榄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新橄榄:
www.xgl.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