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2024-08-05 07:42:14 | 新橄榄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相关的问题,今天,新橄榄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1、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

2、东华大学,地处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111计划”、“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ECUST),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4、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5、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21世纪学术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上海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以下几所学校民办的有哪些?

在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平民化的今天,随着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读大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但是,要读一所自己满意的大学,却绝对不是一件简单和轻松的事情。 那么,在目前我国1000多所综合实力、师资水平和办学特色千差万别的普通高校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呢?在选择院校时,考生应考虑到哪些方面的因素呢?记者就考生、家长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一些高三毕业班老师和高校招生办负责人。 关于如何选择院校 06 问:填志愿时怎么样选择学校? 答:对同一批次的6所大学的顺序必须拉开档次。 一些高中毕业班老师和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建议,考生选择学校时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1.学生的高考成绩。2.学校的招生计划。中央部委直属的重点大学一般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有的投放计划比较均衡,主要依据当地考生的数量和往年生源情况投放计划;有的学校有历史上形成的生源重点地区,不太考虑考生的数量。而地方院校大多在本省区招生,且在高校所在地投放的计划一般都要比其他地区多,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3.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 按照分批录取的原则,广东考生除提前批外,可以填报三个批次的大学,而每一个批次一般填报6所大学。据广州一些重点高中的毕业班老师和高校招生办负责人介绍,,在填写志愿时,考生对于如何填写6所大学的顺序,必须拉开档次。 广州一些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老师告诉记者,通常来说,一本院校的志愿最难填,因填写不当而“高分落榜”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提高录取率,从第一志愿到第三志愿必须非常严格地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填报。很多重点院校由于生源充足,一般不录二志愿考生,因此考生在填报前一定要探清你所填的二志愿大学是否承诺录取二志愿考生(这在该校的招生章程上会有说明)。 二本院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其风险相对一本院校要小些,也要强调梯度。三批录取院校最容易填,一般专科学校都是省内招生,选择范围不广,很容易确定填报哪个院校,而面向全国招生的专科学校,分数会略高一些。在志愿学校的“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中填“服从”,可以大大提高录取几率。 关于如何选择院校 07 问:选择综合性大学好,还是专业性院校好? 答:选择读综合性院校更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成长。 在我国,大学一般分为综合性与专业性院校。综合性院校一般规模较大,专业门类齐全,校园面积较大,环境优美,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而专业性院校专业类型较少且集中,校园面积通常不大,学生活动常常带有浓厚的专业色彩。 华南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主任邓基泽认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选择读综合性、多学科的院校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到多元化、多学科交融的校园学术环境的熏陶,还能够选修其它学科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将来成为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更广的复合型人才。 也有一些大学招生办的负责人认为,考生在两个学校专业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应该根据“一看个性,二看发展”的原则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爱好广泛、想做“复合型人才”的同学,应将综合性大学放在首位;有边缘性、复合性倾向,想做“双学士”、选修第二专业的话,在综合性大学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报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时,也较为便利。而那些性格沉稳、希望术业有专攻的同学宜选择专业性大学,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最前沿最纯粹的专业学术动态,如果想继续在本专业深造,保研或考研几率也更大些。 关于如何选择院校 08 问: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答:对第一批次的院校强调档次,对第二批次以下的院校强调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学校更重要还是专业更重要的问题,考生不仅应该从将来的就业等因素来考虑,同时还“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如果从将来就业的因素来考虑,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第一批次的院校应该强调档次,对第二批次以下的院校应该强调专业。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网罗人才都首先瞄准重点大学,尤其是有竞争实力的一些大单位,他们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于第二批及第二批次以下的院校,则应该把握好专业的选择,选择那些就业前景好、符合自身兴趣、爱好和更容易发挥自己特长的专业。 同时,高校还分为研究型的重点高校和非研究型的普通高校,考生首先应该搞清楚自己想进一步深造,还是选一个好专业以后找一份好工作。如果自己认为本科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以后还要考研或出国学习,那么还是应该把选择学校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名牌大学考研的学生比例比较高,而导师的水平、科研的课题、研究的经费比较充足,对于考生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更加有利。如果考生更希望以自身的兴趣来选择专业,那么就应该“以选专为主,兼顾学校”。 广州真光中学的谢老师认为,考生还应该根据自身实力来取舍“专业第一”还是“学校第一”。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如果报考清华、北大的热门专业,可能自身实力还不够。但如果报考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同一类专业,那么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考生应该充分根据自身实力情况来进行选择。 关于如何选择院校 09 问:录取分数线低的学校就不好吗? 答: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录取分数线稍低的高校就不好。 通常来说,名牌大学因为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录取分数线稍低的高校就不好。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位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高;而那些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的高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 相反,不少位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虽然综合实力、师资水平一般,但由于北京、上海高校受到全国各地考生的追捧,因此录取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对于这种情况,广州一些重点中学的毕业班老师告诫考生应该保持清醒,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录取分数线高的就是好学校”,而那些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高校就较差。 关于如何选择院校 10 问:“大学排行榜”可以作为择校参照吗? 答:有些“大学排名榜”失之科学和客观,如能正确看待和理解,对填报志愿也有帮助。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各种“大学排名榜”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尽管目前国内关于高校的排名榜很多,排名的依据和参照因素不尽相同,调查的范围大小不一,因此有些“大学排名榜”不免失之科学和客观。对高考考生来说,如果能够正确看待各种排行榜和理解它们的意义,对于填报志愿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这些排名榜几乎都引用各所高校的科技论文在国际上的发表数量和引用次数作为大学实力的比较标准,从客观上反映出一所高校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水平,但对于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水平却难于体现。同时,衡量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仅从“学术水平”来评判是不够的,还必须包括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办学经费、学生质量、学生就业情况等。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曾经建议,家长在为孩子择校时,“大学排名可以做适度参照,但不要光看大学排名,还要仔细考察所报考的专业”,这主要是由于“有的大学综合排名高,但是在某一专业上未必强,而有的大学某专业很强,但综合排名略后”。他建议,家长可以关注各大学高考咨询时的专业介绍。 而广东一些高校的就业办负责人则建议,对于面临升学选择的考生来说,各种大学排名榜,可以在大体上反映某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对于“哪些学校是重点”,考生不妨参考一下“211工程”入围高校,因为进入“211工程”的高校,都经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严格评审,具有较强综合实力。

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安徽省有多少个大学?

新橄榄(https://www.x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安徽省有多少个大学?的相关内容。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公开信息统计,安徽省内共有高校123个,包括本科和专科院校,具体学校及名称如下

扩展资料

本科院校指进行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分为公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我国大陆地区普遍将本科院校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也有局部地区将一本称为第一批本科,二本、三本则合称为第二批本科。 新橄榄

专科院校,指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进行专科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而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应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高等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信息公开

以上就是新橄榄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新橄榄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新橄榄:www.xg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相关推荐
广州,深圳,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二本大学?
广州,深圳,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二本大学?

广州,深圳,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二本大学? 三个一线城市中,广州和上海的教育资源还是不错的,深圳本来高校资源就少,深圳大学在外省都是一本招生,所以就不用考虑深圳的了,深圳大学在本省以及深圳市内招小部分二本学生,仅限省内。 先说广州,广州最好的二本院校是广东金融学院。广东金融学院是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广东金融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

2024-08-17 03:52:03
最低分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哪些比较好上
最低分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哪些比较好上

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 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是新疆理工学院。 新疆理工学院现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的应用型本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现占地面积3000亩,规划建筑面积68.7万平方米,已建成40万平方米。拥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34个本科专业,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4-09-10 04:12:29
海南省有哪些比较好的专科学校
海南省有哪些比较好的专科学校

海南省有哪些比较好的专科学校 最好的专科就是公办本科院校招的专科,也是专升本率最高的学校,学费也很低,不会乱收费。 琼州学院是公办二本大学招的专科,海南省专科招生中算是最好的学校,你在公办二本以上院校读专科,以后升本也很容易,再说公办二本以上院校的师资、硬件设备也比三本、专科、高职强得多,自考本科成功率也比专科高职院校多很多倍。 2009届新生全部在三亚校区报到上课,宿舍是四人住的公寓,独

2024-08-19 22:32:34
上海有哪些离地铁线路比较近的大学校区?
上海有哪些离地铁线路比较近的大学校区?

上海有哪些离地铁线路比较近的大学校区?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步行可至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公交206路灵石路沪太路站下 上海戏剧学院:公交113路华山路乌鲁木齐中路站下 上海体育学院:步行可至 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步行可至 上海商学院:步行可至 上海音乐学院:步行可至 上海财经大学:步行可至 上海理工大学:公交59路军工路控江路站下 复旦大学:公交405路复旦大学站下 上

2024-07-17 22:03:09
新疆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新疆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新疆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石河子大学,一本专业中农学院、医学院最强。二本化工学院。吃饭北区方圆餐厅、中区会泽餐厅、中区的中区食堂、北区百味苑营业至晚上12:00. 石河子市的绿化环境在新疆来说还算不错的,市区绿化率44%。不知到伊犁那边怎么样,伊利市有条伊犁河,在郊外。伊犁地区很湿润,年降水量上千mm,几乎赶得上内地湿润地区了,被称为“新疆的江南”。那里可以种水稻,新疆的水稻就是完完全全靠伊犁

2024-08-31 02:22:11
有哪些比较好的二本学校
有哪些比较好的二本学校

有哪些比较好的二本学校 1、天津城建大学 位于天津,这所大学的地理位置也挺不错的,不过看校名也知道这所大学的城建特色大学,所以建筑类专业不仅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在业内的认可度也是不错的,录取分也不算低。除此之外这所大学的管理制度比较严格,是一所纪律要求很严的大学,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而言,倒是一个挺锻炼自己的地方。 2、嘉兴学院 位于浙江,学校的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最好的是商

2024-07-16 05:14:31
医科大学有哪些比较好的学校
医科大学有哪些比较好的学校

医科大学有哪些比较好的学校 985的医科大学排名如下: 985、211的医科大学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等。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

2024-07-26 05:55:43
有哪些比较好的二本大学,文科
有哪些比较好的二本大学,文科

最好的二本文科大学排名 最好的二本文科大学排名第一是浙江工商大学,第二是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三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1、浙江工商大学 师资: 学校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正高职称450余人,副高职称620余人,博士151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3人、名誉教授3人、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2024-07-19 06: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