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有去台湾交换生的政策,一个是静宜,一个是义首,我该选哪个呢?有去的意义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新橄榄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自在台湾(三)与台大有关的记忆
抵台时,正值台北四月天,夜晚温润舒适,细雨沾衣也无察觉。
只记得匆匆赶路,脚踩在湿润的土地上, 那种踏实而亲切的感觉,像是一种融入,又像一种回归。
亭仪已在行前帮我订好了台大太子学舍修齐会馆的房间。我与亭仪阔别三年,相逢时自然夜雨连床话不休,从别后种种谈到今日近况,待亭仪回台大女五舍的时候,会馆门前的街上,只有路灯的微光,如影相随。
回到会馆房间,我站在窗前竟不忍睡去。 此刻窗外,细雨微风,台北夜未眠。
我所住的台大修齐会馆,其名取自《大学》开篇 “修身齐家”, 寓意不言自明。修齐斋乃台大经营的一所公寓大厦,供往来访学的学者与任职的青年教师租住,自然也接纳家庭优渥的学生以此为居所。
修齐会馆并不在台大主校区内,而是在邻街的水源校区。因与主校区之间仅隔一座自来水园区,故名“水源校区”,而门前的街道也被称作“思源街”。
饮水思源,市政设施与教育理念如此契合,实在是一种巧思。
水源校区与主校区位置临近,且有街道接连,晚上街市之中灯火辉煌,师生的生活往来也极为便利,未尝有一丝与主校区分离之感。
我站在窗前向外眺望,地势依托下,尽管不是身在最高层,也能获得一种舒适开阔的视野, 云朵星辰,皆触手可及。 只是夜深人静,我只能在浓墨般的山影中,依稀辨认出地势高低与城市天际。
仔细打量一番,倒是周遭房间百叶窗里透出的熹微灯光,显得温馨可爱。应是学者笔耕不辍,或是学子彻夜苦读,抑或是小家庭一日的琐碎之事尚未结束。 总之,每一扇窗内都有一种生活,每一种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欢愉悲苦。
我在窗内,也在窗外,看着如此复杂的世情冷暖,交错混搭地融在同一座屋檐下,就像这里有人在上下求索,有人在用力生活,而我,只是个匆匆过客。
我喜欢这样彼此独立自由,但没有人情疏离的感觉。
在修齐会馆前后居住不过四日,我常常于晚间下至二三层平台处闲庭漫步,路遇学舍管理者或是厅堂接待人员,彼此之间自然而亲切的招呼,偶尔也在电梯与茶水间与东南亚的学者攀谈。
每当行至公共区域和阅览室窗外时,我总不免驻足。向落地窗内看去,灯光微黄,实在羡慕这里的住客, 在这样宽敞明亮的阅览室里读书学习,当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我倚栏而立,任凭晚风从身后吹来,仰视这座会馆,想起杜甫所写的 “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应当就是这个样子。
曾经梅贻琦一句 “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而谓有大师” 之语,被许多学校断章取义拿来敷衍塞责。
实际上,当时梅贻琦所执掌的
清华大学,已经在硬件设施上超越中国其他的学府,故而有此一番言论,勉励清华教工不负教育之责任,在优渥的条环境中,提高、再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今日单纯地割裂“大师”与大楼“大楼”联系,单方面强调“大师”之重,本就丧失了“教而育之”的胸怀,更何况时移世易, 一座在教学设施上不愿意投入的学校,又怎可能延揽名士执教,进而桃李遍天下呢?
当大师与大楼之争甚嚣尘上之时,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台湾大学不仅铸成大楼,包罗大师,而且在这座学府里孕育了一种大学与学人的良性共生。
正如台大校长傅斯年在临终前所说:“我们办学,应该先替学生解决困难,使他们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然后再要求他们用心勤学。 如果我们不先替他们解决困难,不让他们有求学的安定环境, 而只要求他们用功读书,那是不近人情的……”
时过境迁,这句话读来依然让人深思。倘若没有社会和学校对于学者和学生的关爱,再多冰冷的建筑, 哪怕安置得下万千书桌,也未必安顿得了莘莘学子孤单漂泊的灵魂。
建筑并非不朽,当它被无数过客不断追忆的时候,便成了永恒。
每当我辗转难眠的时刻,总会想起我站在修齐斋明净的大窗前, 注视着窗内微黄的灯火,和窗外山峦的轮廓。
“国立”台湾大学的主校区位于罗斯福路与新生南路的交汇处,在台北数日尽情这里消磨时间,仿若置身世外桃源,当时只觉得: 此象牙塔,即吾温柔乡。
自莫斯科分别后,我与亭仪时常鱼雁往来,所以对于台大周边街道地名,早已了然于心,故能肆意游走,无所烦忧。
从修齐会馆向北,穿过汀州路,台大即在眼前。
与大多数大学不同,台大的正门并非某条道路的显眼位置,而是在两条主干道的交汇处,车马如梭,如遇早晚高峰时段,看往来机车轰鸣,就仿佛走在港台电影中一般。
我经过台大时,也未见显赫校门,只有一小块辟为“大学广场”的地方, 中立一小型堡垒旗台,上面镌刻校名“国立台湾大学”。 若不说此处乃亚洲名校之所在,看上去与街角公园并无二致。
然而,绕过门前小广场,尚有一小段弯道,我沿路往深处走去,转身刹那,竟豁然开阔: 一条很振奋精神的椰林大道,笔直地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恍然间,我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我这才发觉台大“大隐隐于市”的气质,水源、椰林尽在,而移步之时,景致也由极小而忽然阔达, 所有的景色与风骨在这里深藏不漏, 却在某一刻,让你顿悟已然“身在此山中”。
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这几十步的小路,能让那些曾经艰难晦涩、虚无缥缈的诗文,瞬间跃然于生命之中。我想,台大人真是幸福,几世轮回修来的福气,才能在“桃花源中”求知、生活。
于是,我觉得自己整日在台大附近悠游度日,沉溺于此,似乎也有了恰当的理由。
椰林大道两旁遍植大王椰, 挺拔高耸,如礼宾官一般,整齐列队,直抵台大总图书馆楼前。
这条椰风拂过的主干道,不仅是台大主要景致,同时也是主校区一道中轴线, 校舍单位、教学机构、学生宿舍皆以此为界,向两翼徐徐铺展开来。
我站在椰林大道尽头向下望去,这条宽阔的大道实则依地势呈现出一个角度精微缓坡,路面缓缓向远处绵延,而挺拔英俊的椰树,又将视觉整体提升, 进而撑起了一个开阔视觉的空间,在潜移默化中竟形成一种精妙的构图。
这或许就是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不知太平洋的洋流为何如此偏爱这一方宝岛,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中,精雕细琢出台湾土地上的这般心性和雅趣。
我漫步其间,大道两旁尽是清一色的日式红砖小楼,大约是历史的遗存 ,因为今日的台湾大学,其前身是日据时代成立的台北帝国大学, 台湾光复后,才成为“国立”台湾大学。
走在楼宇间的光影里,从一个学科走到另一个学科,从一个时代走进另一个时代,在椰林大道上走过的人,如群星闪耀东南, 逡巡反复间,走出了今日的台湾。
我沿椰林大道行走,在文学院楼前驻足,耳边飘来女生骑脚踏车经过的叮铃声, 恍然之间,我想起十年前的仲夏, 我初遇的台大,和那个读
中文系的人。
在我家的书房里,有一个壁立式书橱,在我触手可及的那一层的架子上,整齐地放着一排精致小巧的书,几乎占据整层空间的“半壁江山”。其中有散文集、有译著作品、有论文集,而这些皆出自同一人之手—— 林文月。
林文月本为台大中文系教授,师从台静农先生,最初从事魏晋文学研究。
林氏一族家学深厚, 其外祖父连横著有《台湾通史》, 被誉为台湾的“太史公”, 其表弟连战为国民党名誉主席。 林文月这一辈兄弟姊妹五人尽入台大,就读不同学科,一时传为佳话。
林文月自入台大后,便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耕耘,因在日本京都大学访学,而开辟散文写作,《京都一年》即是滥觞。又因机缘巧合,闲暇时执笔
翻译的《源氏物语》,更打开了她中日文学翻译之大门。
尤其在《源氏物语》中,林先生以离骚为体翻译的俳句,我读来觉得文辞精妙,遂在阅读时多有摘录,时时翻阅。
而我最初“遇见”台大,也正是在林文月笔下——《读中文系的人》。
台大复校不久,林文月如愿考取中文系,后入读研究所,毕业即留校任教。
岁岁年年,当她将那段青葱岁月在纸上一一晕染开,于是我才读到了那个时代台大师生群像,读到台大的椰林大道和试验田,读到新生南路上的生活百态。
也因此从风流而深情的光源氏,读到冷笔写热心的樋口一叶;从《三月曝书》,读到《饮膳札记》; 从京都的冬,读到台北的夏;从她的青丝,读到她的白发。
我却从未想过,从第一次翻开林文月的文字,字里行间居然牵连了十年光阴,直到今日站在文学院的廊下,这种真实,让我既无忧,亦无惧,仿佛这既是一场朝圣,亦是一次回归。
好像找到了梦境开始的地方,所有的悬疑都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故事和人。
后来,我读到《典论》中的一句话:“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我常常回忆那时在文学院廊下的遐想, 似乎那就是“未若文章之无穷”的力量。
留存的文字,不因我年岁增长而淡忘,也不因我悲欢而变换,文字所载内涵无穷无尽, 只待我尽力去拓宽生命的边界,去触及那些掩藏在书简里的岁月 。
当我闻到椰林大道上晚风的味道,看见行政楼前伫立的傅钟,听见女学生踩着脚踏车摇铃的声音,一切都似曾相识,它们曾经借由文字烙印在我的生命中。
我想,感悟文学需要这样的生命体验。
不需要太多壮阔的东西,堂前廊下,街角屋檐,落叶飞雪,花草明月,这些简单的意象于我而言,就像一束光,是中国古典文学在生命旅程中写下的注脚。
这些意象会在某个瞬间,突然唤起心中尘封已久的文字。即便荒疏学业多年,也能让我在某个时刻, 领悟诗文里的那些山河湖海、群星璀璨。
-END-

韩国留学庆熙大学的酒店管理和韩国语教育是不是在一个校区?
中国学生留学韩国并不是比较容易,而是说费用相对英联邦或者日本欧洲要便宜些而已。
1、韩国留学跟中国高考基本没什么关系,高中毕业即可。
2、申请本科你想读什么只要这个专业开放就可以读什么。
3、还有2年时间,虽然不知道这2年后的政策变化,但是用这两年学习韩国语还是足够的,别的并不用准备什么。
4、6-7万一年只是最低费用,你要在汉城这钱是不够的,在汉城至少需要8万。这个是所有费用。
住宿
韩国的每所大学基本上都有为外国学生提供的宿舍,学校宿舍一般是2至4个人一间,每月房费大约在7万至14万韩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在450元至900元)左右,另外还要自付水、电、电话等费用;冬天还要交取暖费�一个月大约需要8万韩元�。这几年随着海外学生的增多,学校宿舍变得供不应求,只能提供给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和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硕士、博士班的奖学生和研究过程中的奖学生也能保证住进大学宿舍,学语言的学生就很难申请到校内宿舍了。
学习语言或其他短期进修的学生大多采取寄宿(临时居住)和租房的方式,即在学校周围寻找寄宿家庭或租房,这种寄宿与在英、澳、新等国家的寄宿家庭不同,可以单人也可以两人或数人一起寄宿,需要自己准备被褥和家具,不参与寄宿家庭的活动,但每天可得到早晚两餐和洗衣服务,寄宿费用在每月35万至50万韩元左右,与人合住的要便宜一些。现在也有很多学生自己在外边租房子住,有自己单租也有和同学合租,租金视房屋和地段的好坏不等,汉城地区大约是每月30万韩元左右,水、电、煤气、电话费等另付,合租便宜一些。房租的付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月或半年交一次,另一种是入住前一次性交几千万韩元作担保金,等搬走时再退还,房租按月付费便宜,但学生很难一次拿出这么多钱。外租的房子一般有厨房,可以自己做饭,但安全性不如学校宿舍和寄宿。
交通
韩国的公共交通体系非常发达和完善。城市内交通以地铁和公交车为主,在汉城等大城市,地铁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既方便又快捷,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网能把乘客送往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韩国公共汽车种类很多,有普通巴士、座席巴士、豪华座席巴士,还有一种跑长途的乡村巴士,市内公交车主要是前三种。公共交通收费不太贵,地铁的基本路费为600韩元(约4元人民币),普通巴士和座席巴士的基本票价是600韩元(约4元人民币),豪华座席巴士为1100韩元(约8元人民币)。公交站台上标有线路和停靠的站台,有些车站还有注有汉字标记。韩国的出租车分普通出租车和模范出租车,起价费一般为1600韩元(约10元人民币),晚上12点至凌晨5点外加20%的费用,乘出租车不付小费。
城市间的交通也非常发达,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以汉城为中心通向全国各个城市。汉城和釜山两市之间有地铁行驶,从汉城乘地铁到釜山只需4个多小时。火车票可在火车站直接购买,除普通火车外,都是对号人座。韩国各大城市及乡镇之间,还有一个现代化设计的高速公路网相连,高速巴士票价比铁路票价低很多,而且班次也多。
饮食
韩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中国人差不多,尤其与四川一带的饮食方式更接近,喜欢吃腌制的菜,如泡菜、腌肉等,口味偏咸辛辣,一年四季缺不了红辣椒。韩国人喜欢吃烧烤和火锅,尤其是冬季,烧烤是最受欢迎的菜,将切好的肉片用酱油、香油、芝麻、大蒜、葱和其他调味品腌泡后,在餐桌上的烤炉上边烤边吃,韩国烤肉现在在中国也很受欢迎。主食以米饭和面食为主,中国学生基本上都能适应。
韩国的各大学都有餐厅,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学校就餐。韩国的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如牙膏、毛巾、洗发水等与国内很接近,但农副产品却贵得出奇,价格大概是中国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伙食费是中国学生除学费外最大的开支,每月最节省的也要30多万韩元。韩国也有很多中国人在那儿开的中餐馆,价格比国内高很多,中国留学生很少光顾。有些在外租房的学生也自己做饭,自己做饭要比在学校餐厅就餐节省一半以上。在韩国能买到任何所需的中国调味品。蔬菜的品种很多,价格看季节又分细菜和粗菜,粗菜是指应季上市的大批量菜,如白菜、菠菜等,在上市的季节价格十分便宜,韩国人都会成堆地买。肉类副食就贵多了,一斤肉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00多元,即便是韩国人也舍不得天天吃。 韩国三面环海,海产品相对较便宜。
打工
韩国奉行宽松的勤工俭学政策,更使得希望过独立生活的青年人可以轻松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业。在韩国打工的机会很多,中国学生在韩国很多数做家庭教师,教授中文。除此以外还可以到餐厅、便利店、建筑工地、公司等地方打工,待遇会有所差别。工作相对比较容易找,语言好的,工作层次更高,薪水更多。
韩国留学-怎样找一份好工作
1、挑选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做一段时间对该项工作有一定 的体会。
2、认真考虑生活中是否有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决定自己是干定时
工还是长期工,短期工,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3、工作地点离家近是最好了,除非工作特别好,否则应尽量挑选离家近一些的工作
4、考虑清楚一个月想赚多少钱,因为你要根据这点来挑选工作
韩国留学-怎样使工作变的愉快
1、即使您是由于金钱的需要去打工,但是如果您努力去工作并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那么就可以说您摆脱了金钱的困扰。
2、打工当然会很累,但请您想一想,曾经做过难事的经历一定会在将来评价你的能力有帮助,所以说这个过程也是培养您的忍耐力的过程。
3、如果您工作的环境有音乐,那么伴着音乐工作吧,只是可是注意不要太沉迷于音乐而影响工作。
4、在您境况不好的时候试想一下那些令人愉快的过去吧。然后再下定决心努力。如果您真的感到不舒服,那么不要消沉,对自己说声“好好休息吧”
韩国留学-韩国打工经验谈
1、韩国社会上有许多进修补习班,外语补习班中,中文已上升为除
英语外最热门的外语,故大量需要中文讲师。报酬也不错,一个月可以有100万以上韩币的报酬。(每天工作时间5-6小时)
2、需要有一定的韩语基础,了解韩国的各方面知识,到旅行社当兼职
导游,收入可观。特别是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的游客大量增加,赛时估计,仅大陆就会有10万人前去观看,故中文导游供不应求。
3、每周教两次课,每次1小时,到学生家里或指定地点去教课,如做2--3个家教,可支付留学生活所有费用。做家教,学生无负担,轻松授课,可自由支配时间,收入不菲,又能保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可谓是勤工俭学的最佳选择。
4利用放假,到公司海外部工作一段时间,一方面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了解体验韩国公司的基本运做和工薪阶层的生活。月收入一般在100万韩币。
5在饭店打工优点:可以找同学做工作的伙伴,工作的地方有音乐,工作起来更轻松吃好吃的机会比别处多, 缺点:由于常常要站着,消耗体力,要为几个人服务,通常费神待遇低 。
新橄榄
学院有去台湾交换生的政策,一个是静宜,一个是义首,我该选哪个呢?有去的意义吗?
新橄榄(https://www.x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学院有去台湾交换生的政策,一个是静宜,一个是义首,我该选哪个呢?有去的意义吗?的相关内容。
楼上把静宜说得太好了,目前以台湾当地的录取分数线来说,静宜高不了义守太多,所以两所差不多都相当於内地中间层次的二本公办院校.
楼主主修是广告专业,若想去交流建议选择义守大学,静宜大学没甚麼相关专业,该校的传播与设计学院底下有大众
传播学学系、电影与电视学系、数位多媒体设计学系、创意商品设计学系.而两校地理位置都在郊区,若以师资来说都差不多,以硬件设备来说就是义守大学比较好,它的宿舍环境堪称全台大学数一数二.
有没有意义看你自己,毕竟两岸的学生在多年前可不像现在这样有频繁交流的机会.若你的人生规划就是想去台湾当地看看那就去交流吧.而交换生大多数到台湾都只有不到半年的短暂时间,所以能学到的知识十分有限,更多是体验当地的文化与民情.若已是大三又想专心准备考研最好是留下来,除非你在台湾也能专注於课业.
静宜大学:位於台中市沙鹿区,静宜前身为静宜女子文理学院,早期只招收女生,是以文科及理科起家,也是一所教会型大学,为台中地区的老牌学校,但与东海及逢甲相比,文法商理工专业皆相差许多.文法商专业分数几乎都只比文化大学高一点点,理工学也是高文化一点点,与国立的台东大学差不多.整体来说是文法商学方面比理工学要来得出色.也为中台湾大学系统(M6)的成员之一.2013年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画获补助5000万台币.
义守大学:位於高雄市大树区,义守前身为高雄工学院,为义联集团所创办,校门正对面有个同以义联集团创办的义大世界游乐园.是所以工学起家的新兴大学,为高雄少数的私立学校,工商专业算是普通,工科比商科好一些.近来分数已追上中国文化大学.无论商学及理工学的分数都只差文化一点点.2013年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画获补助4000万台币.
以上就是新橄榄网为大家带来的学院有去台湾交换生的政策,一个是静宜,一个是义首,我该选哪个呢?有去的意义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新橄榄:
www.xgl.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