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21:38:05 | 新橄榄
广西师范学院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3年,我校获批为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明秀、长岗、五合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88.7亩,校舍建筑面积46.4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6亿元,馆藏图书316.9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70.92万册,电子图书146万册);设有22个学院、6个教辅单位、43个科学研究机构和1所附属实验学校,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3277人,专科生158人,硕士研究生1180人,留学生本科生、研究生256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3570人。
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学校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开设有68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点11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地理学、化学、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为授权点建设学科,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3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学科。是自治区首批立项建设特色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学校、港澳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之一。 新橄榄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59人,其中专任教师854人,具有正高职称149人,具有博士学位194人。在职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5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广西青年科技奖1人、八桂名师2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3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1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1人、广西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4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16人、广西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3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7人,有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校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点11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教育专业1个;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1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4门,其中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1个,广西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3个。近5年来,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19项、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全国课件大赛奖项11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33项;全区教学软件大赛奖项66项,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22项;国家级教研教改课题1项,自治区级教研教改课题240项,其中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05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99项。自治区级教师教育研究课题36项,广西教师工作重点委托课题3项;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31项。
学校先后被自治区列为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顶岗支教与师资培训一体化试点单位、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研修基地和自治区实施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单位、广西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建设单位、首批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批“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首批“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广西“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项目的试点高校。,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现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8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近5年来,学校共获纵横向科研项目1481项,总经费17833.77万元,年均科研经费3566.75万元。获国家级项目71项,省部级项目165项,厅级和校级项目616项。全校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共4825篇,其中被SCI收录271篇,EI收录174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97部。获得发明专利199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4项,其中获得广西社科一等奖3项、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学校被评为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学报被评为第七届广西优秀期刊,哲社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高校文科学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秉承“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本专科生参加全国和全区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1301个奖项,其中全国奖项6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全区奖项1240项、一等奖60项、二等奖278项。获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168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1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1项。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自治区先进班集体19个,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强1人,“广西青年五四奖章”1人;学生田径队、篮球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了“亚洲女飞人”韦永丽等一批体育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区高校前列,连续十二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教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广西幼教师资培训基地”,不断服务和引领广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培训项目143项,自治区级培训114项,自筹委托项目111项;培训对象从中小学(中职、幼儿园)教师拓展到多个行业系统各级管理干部;培训领域逐步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及其他多个行业、系统干部;培训效益不断增强,共计10.26万人次各级各类教师和管理干部在我校接受了培训。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发展了与国外5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构建以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为主体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经教育部批准,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逐步建立合作开放、“双向互通”的中国--东盟人才培养体系,举办泰语、越南语等本科专业,与泰国高校共建“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中泰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共建“中马华侨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在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与高校共建“汉语中心”、“汉语教育实习学校”、“旅游航空服务实践基地”,每年派出近百名在校生到东盟国家学习。学校依托“中国政府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奖学金”、“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等举办以东盟学生为主体、多专业学历教育为基本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每年新增各类留学生200名以上。学校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院校的交流,与港澳湾地区8所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是教育部批准的“港澳台学生招生学校”,与台湾首府大学共建“桂台幼教发展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合作举办“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万人交流项目”,举办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每年接受港澳地区赴内地考察、培训师生约150人左右。
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是团中央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共青团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建设被定为创新试点项目。先后十次获得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颁发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得由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授予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荣誉称号。“师德论坛”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红水河”网站2次荣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红水河网站的“精神家园”栏目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精品栏目”称号。创办校级学生社团42个,5个社团被评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学校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和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高校优秀组织奖、首届广西全民读书活动优秀项目奖、广西高校首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被评为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华经典诵读全国优秀组织机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广西高教学会工作先进团体、广西爱心大学、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级卫生优秀学校、绿色大学等荣誉。
嘤嘤嘤来了香港之后才发现有好多好久不联系的小伙伴也在香港哇~并且大家都好厉害,港大、科大和城大的都有,所以我就很幸福的各种抱大腿啦hhh当时申请港校的时候就很小白的觉得科大肯定都是理工科的,我这种学法的人怎么去,然鹅,too young too simple,我科大的小伙伴就是学金融哒~!抱了这么多次大腿,还是有点经验可以讲的嘿嘿~
不得不说科大真的是很偏远啊,以至于来了香港快半年了才跑去和小伙伴面基hhh但是呢!地处偏远的清水湾的好处就是拥有绝佳海景!科大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大气!宽敞!哈哈主要是香港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真的大得吓人,我平时又在寸土寸金的中环上课,去了科大只会感叹怎么这么大!怎么这么美!大片大片的草坪,拥有无敌海景的图书馆和宿舍,还有哦,科大几乎所有的建筑之间都是相通的,下雨没带伞一点也不怕啦,完全可以走过去~校园真的随手一拍就是大片的节奏!上几张图感受下~
因为我小伙伴本科是人大金融的,所以来了科大也是经济学MSc专业~下面来自对科大小伙伴的独家访谈hhh
经济学专业呢大家都知道是热门专业,特别是在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更是人人向往的了,别的专业毕业了能不能留在香港不好说,但是这类专业的毕业生真的在香港还是很抢手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科大这个专业招生人数相对其他几所港大是比较少的,一般除去数学之类的基础课是全班一起上之外(也不会超过100人),其他的都是小班教学,一般都不会超过50人的~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对比较轻松,毕竟不用做实验嘛hhh然后在第二学期呢有一些偏向金融的课程,对于想考CFA的同学真的是很合适了,并且第二学期有很多课都是三月份才上课,五月份就可以结束,对于想找实习或者工作的小伙伴来说也是非常便利了,6月就可以去找啦~
对我来说怎么能不提到吃hhh吃真的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了~说到吃,科大的小伙伴真的有福了~科大食堂真的是出了名的好吃又不贵了,不仅有常见中西餐,港式小吃等等,还有川菜哟!我会说为了吃川菜连续一个星期跑来科大蹭饭嘛hhh在香港这种普遍吃的东西都很清淡的情况下,科大爱吃辣的同学真的很幸福啊~
先说这么多吧,有什么疑问欢迎联系我哟!
新橄榄(https://www.x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东海大学的校景与建筑的相关内容。
东海大学拥有完整规划的校园,由贝聿铭、陈其宽、张肇康等设计规划,校园建筑在台湾近代建筑中极具代表性。以教堂和图书馆为校园中心,周围规划有教学区、宿舍区、活动区、与教员宿舍区,初期以文理大道为人行步道轴线,两旁一进一退错落设置行政中心、文学院、理学院,外围设外环道路让人车分道,空间架构成为往后校舍增建的基础。现今的教学区以文理大道与德耀路两条人行步道为轴线,近来校园东侧已新建第二教学区,由力行路连结两教学区,为东海创校以来校园空间最大的改变。
文理大道空间架构
西向端点:图书馆 南侧建筑设施 法律学院 农学院 景观系馆 工学院 理学院 行政中心 北侧建筑设施 创意设计暨艺术学院 人文暨科技馆 文学院 行政大楼 东向端点:路思义教堂
德耀路─笃信路空间架构
西向端点:中正纪念堂 北侧建筑设施 大智慧科技大楼 校友会馆 建筑系馆 工设系馆 语文馆 人文大楼 花园餐厅 学生活动中心 铭贤堂 学生福音中心 阳光草坪 招待所 创意实习中心 路思义学房 南侧建筑设施 创意设计暨艺术学院 人文暨科技馆 文学院 行政大楼 路思义教堂 基督教活动中心 康敦楼 自动化与企业协同研发中心 东向端点:教职员宿舍区
第二教学区空间架构 (湖西路以东,沿力行路) 南侧建筑设施 实习农牧场 第二教学区学生宿舍区 音美馆 东海牧场 管理学院 省政研究大楼 IBA产学大楼 北侧建筑设施 东海湖 乳品加工厂 食科工厂 鹿舍 东海教堂即是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生活》杂志创办人亨利路思义(Mr. Henry R. Luce)先生为了宣扬福音并纪念父亲路思义牧师(Mr. Henry W. Luce)而捐款兴建的,是亚洲乃至全球闻名的后现代主义宗教建筑。
贝聿铭起初想用砖砌哥德式的建筑,但因台湾多地震而取消此意,后来由陈其宽以六角形底座像“倒船底”的形状,逐布修正形成现在的教堂造形。外观由四片面组合,于屋脊分开,构成一线形天窗,四片曲面之屋基与屋脊,两边为直线,所形成的曲面,称为圆锥体(Conoid)双曲面,使屋檐曲线更具有美感。由于曲面内部应力沿曲度方向进行,使内部无弯折力产生,曲面厚度遂可减少,内部增加交叉的补助小梁,用以承受复杂的结构力量。
教堂结构材料最初拟议采用砖砌墙面,后拟改为木造,最后才决定采用具可塑性的钢筋混凝土。在教堂屋面外部用瓷砖瓦,采用黄色富有我国宗教建筑性质,菱形瓦和月部交叉的格子梁,构成形状呼应的视觉美。瓦分为两种,每隔一层瓦上有凸出的钉头,借此钉头形成的线条,来增强双曲面的曲度。 为鼓励教师从事研究、发表学术著作并参与各项学术研讨会,激励教师教学及研究专业成长并增进与国际学术界密切交流,该校订定相关的奖励办法。
奖励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奖励、东海学报及优良学术刊物出版补助。
奖励教师研究能量提升:主持研究计划奖励、新进专任教师研究计划奖励、整合型研究计划奖励、研发能量启动专案补助等。
补助研讨会及出席国际会议:举办学术研讨会补助、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补助。
专案计划经费配合款补助
鼓励研究及产学合作绩优奖励:国科会特殊优秀人才奖励、东海学术奖与年轻学者杰出奖等。
奖励院系所重点领域发展:院系所发展重点奖励、系所图书仪器专案计划补助。
奖励制度与成效
活用校外基金
近年来由于大学院校成立数量大为增加,但全国的教学资源并无相对地成长,每一大学校院所得补助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必须在筹募基金上着力,方能使校务得到更大的发展。故东海大学于1998年成立“东海永久基金”,此基金由旅居美加校友联合筹募,并委托纽约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经营管理,再以其孳息及投资所得长期捐助东海大学,提升学术水准。该校董事、校友及东海大学之友等同时亦在国内筹资设立财团法人“东海大学学术发展文教基金会”(简称TEFA),支援东海大学发展重点项目。东海大学有效利用上述二项基金,突破旧有齐头式分配体制,重点发展具特色学系、学程及中心,并奖助研究出色教师,资助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进行长、短期教学及研究,协助举办学术会议,资助荣誉学生前往海外研习等。相关使用项目如下。
培育国际化人才:赞助该校菁英计划、学生领导人才培育活动、及日籍学生担任教学助理辅导日文系一、二年级学生课业等。
发展重点系所:充实、补助重点系所基础设备及学术研究活动(96学年度奖励的科系为生科及建筑等系所)。
提升学术品质:奖助学术论文著作、补助办理国际型学术研讨会、赞助英文审稿费、赞助蒋勋特别奖座。
重点系所
自88学年度开始实施重点系所奖励,根据该校“重点系所遴选办法”打破奖补助经费由来已久的平头式分配方式,以额外经费奖励具发展特色、有杰出成就的优良系所。依各系所提之计划,核定为期1至3年不等的重点发展计划,活络该系所教学研究及学术活动,并配合中长程校务发展,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术地位。重点系所评选系经校内外评审,过程公正严谨,颇受各系重视,对提升研究风气有积极正面意义。当相关学系获补助为重点系所之后,教学方面将透过教学软硬体设备的改进,提升教学品质,并借由研究设备的扩充及学术的交流,拓展研究领域,进而培养高等科技研究人才,扩大对社会的贡献。
每个重点系所除由学校每年额外提拨新台币逾100万元经费外,东海大学学术发展文教基金会亦配合核拨部分奖励经费提供重点系所执行具特色及潜能的学术研究发展计划。目前累计已有10系所37系获得重点系所补助。获得补助的系所皆在教学、研究及服务三方面逐步依计划书执行,发展其领域特色,吸引优秀学生前来就读,在活络教学研究、促进国际交流与学术活动等各方面皆显著进步,同时带动并支援相关系所与研究中心的学术发展。 东海大学基于推动“Culture”与“Nature”结合的理念,以永续环境及生活品质为导向的顶尖研究发展计划,作为100-104年五年特色研究的重要方向,名为“全球环境暨永续社会发展”(Global Research & Educ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简称GREEnS)。 GREEnS计划聚焦在环境保护、生态学、绿色管理及绿色创意与生活等研究主题。由Global、Research、Education、Environment、Society组成绿色环境、绿色研究、绿色教育、绿色社会,进而培育绿色人才。计划将以全球绿色创意与生态管理、环境保护与产业力提升的跨界对话平台作为己任,以大台中为基地,提升该校成为在亚洲区域具有一流活力的绿色研究发展特色重镇,进而跻身为全球绿色研发体系中不可替代之角色。
GREEnS计划共有“创新三维结构可降解人工骨材快速成型技术”、“区域、国家与社区的永续发展:环境治理的政治分析”、“绿色法律整合性研究性计划”、“建构优质的长青生活品质与环境之研究”、“东海绿能开发与管理”及“绿色永续环境研究计划”6大整合型计划,将以此具体整合校内外跨领域研究计划及学程,以绿色科学、企业与社会与数位创意为主轴,配合中长程发展计划,使东海大学成为发展绿色科学研究之重镇。
广西开放大学宿舍环境 广西开放大学的宿舍环境可能因校区而异,为你提供以下宿舍信息供参考: -五象校区:现有学生宿舍存在住宿空间小、人员密度高等问题,拟对已批复的项目三期工程建设内容由综合楼调整为学生宿舍楼。 -东盟校区: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龙雪津一行到该校区调研交流时,对学校建设东盟校区的决策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建设品质、校园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广西开放大学宿舍环境的
202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生宿舍环境内部图片,男生女生宿舍条件(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早在建国前夕,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别成立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1958年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
广西大学男生女生宿舍内部图片环境怎么样及条件 广西大学男生女生宿舍内部图片环境怎么样及条件 宿舍的基本情况跟楼上说的差不多 不过说1100块的四人间只有一个卫生间?我们宿舍有2个耶,我住的是6B,貌似大家都叫公主楼,估计楼上弄错了,我们的宿舍费是1100。。。你住的估计是27栋? 八人间的热水管道也安装好了的,所有女生宿舍都一样,所以这个可以放心。 六人间指的是6A,条件极差极
陕西师范大学男生女生宿舍内部图片环境怎么样及条件 陕西师范大学男生女生宿舍内部图片环境怎么样及条件 陕西师范大学男生女生宿舍内部图片环境怎么样及条件 你好我是师大的在读硕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老校区)研究生住宿条件都不算好,都不如我们本科学校的,男生宿舍基本都是公共洗漱间和公共厕所,不过女生宿舍是有单独卫生间和洗漱间的。长安校区(新校区)住宿条件较好,无论男女生宿舍都有单独卫
现在重庆邮电大学的宿舍是怎样的,求解答 宿舍有三种类型的,分别是800元的,1000元的,1200元的, 其中1,5,6栋宿舍,是四个人一间,上下铺非常狭窄,没有独立卫生间,800元 1000元的就六个人一间,有独立卫生间,面积还挺大,环境比800的好很多。 1200的宿舍,四个人一间,有独立卫生间,上铺是床,下铺是书桌,面积和1000元的一样大,硬件设施挺齐全的。 重庆邮电大
20所河北单招学校宿舍环境曝光!快来看看哪所学校宿舍条件最好 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小家”,是学生进校后的重要生活空间。今天,我们整理了20所河北单招学校的宿舍环境,帮助大家了解不同学校的住宿条件。河北哪所学校的宿舍环境最好?让我们一起看看。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宿舍是8人间或6人间,采用上下铺结构。宿舍内部设有空调、桌椅、书架、衣柜、全身镜、阳台,每层楼配备有洗衣机和打水处。卫生间设计合理
五邑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哪间学校更好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近五年本科专业录取的最低排位显示出,在文科领域平均为2万3,理科领域平均为9万;协同培养专业的录取最低排位则分别在文科领域为4万6,理科领域为14万。 白云校区以其广阔的土地面积吸引着学生,宿舍为四人寝,设有空调,采用上床下桌的布局,校内环境相对不错。然而,作为新校区,树木的生长情况并不是特别壮观,主要是些小树,加上一条小河,但那并非
华中师范大学男生女生宿舍内部图片环境怎么样及条件 华中师范大学男生女生宿舍内部图片环境怎么样及条件 产区宿舍 优点:地理位置很赞——产区离8号楼、图书馆、视听说楼都很近,上课很方便。比如8点上课,元宝山的同学7点30起早赶到视听说教室,产区的同学可以睡到7点55无压力。然后背靠群光、未来城、乐天城、武商等各种饮食、娱乐、购物场所,很方便,东区同学过来要坐校车;夜猫子的福音——一年四季
2024-12-31 03:22:21
2024-12-20 15:59:04
2024-11-30 05:29:45
2024-07-26 06:35:47
2024-12-16 08:19:26
2025-01-17 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