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信息 > 正文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大学宿舍卫生问题?)

2024-12-28 06:49:07 | 新橄榄

今天新橄榄网小编整理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大学宿舍卫生问题?)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大学宿舍卫生问题?)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近年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频频出现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文章内容。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习惯不同引发的宿舍矛盾

宿舍长小赵说,“我们宿舍的小张卫生习惯很差,我们对他的忍耐到了极限了。小张有双汗脚,每天晚上睡觉前不洗脚,臭袜子乱扔,刺鼻的臭味满宿舍都是。衣服也很久不洗,时不时发出难闻的气味。还喜欢抽烟,烟头乱扔。更让人气愤的是,我们安排每人值日一天,打扫宿舍卫生,但是到了小张值日的时候,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我们劝说他,有时他沉默不语,有时就大声说:‘你们不要管我’。”(张同学,男,大二)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宿舍这一公共空间里朝夕相处,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有人睡觉打呼噜说梦话,而有人睡眠很轻。有人喜欢熄灯后看手机、玩游戏,而有人喜欢早睡。有人喜欢在宿舍抽烟喝酒打牌,有人喜欢安静。有人不注意个人卫生,私人物品乱放乱仍,而有人则喜欢干净,井然有序。这些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往往是引发矛盾的导火线。

(二)城乡差距引发的宿舍矛盾

“我来自偏远的农村,母亲独自一人供养我读书,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我从来不乱花钱,衣服能穿就行,饭能吃饱就行,手提电脑、智能手机我想都没有想过。我宿舍的其他几个舍友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他们在宿舍谈论的话题多是买什么牌子的衣服,买什么牌子的化妆品等,我几乎没有发言权,常常沉默不语。久而久之,他们成了一个小团体,我成了边缘人。我也想加入他们的团体,但是感觉到一股排斥的力量在阻挡着我,现在我宁愿在教室多待一会也不愿回宿舍,在宿舍里感觉压抑。”(小王,女,大一)

家庭背景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很深,家庭背景优越的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往往表现为高傲、自私、自负、占有欲强,花钱大手,追求名牌等。但也有优越的一面,魏彤儒指出,来自城里的学生由于日常的活动、交际接触面广从而其整体的社交方面的素质都要优于农村的学生[2]。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易产生多疑、自卑、自强、坚毅、小气等特点。李雪梅的研究认为对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由于本身的自卑感,从而使得其在日常的交往中更为消极,并且容易产生孤僻感[3]。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异的家庭背景、相异的价值观,大学生难以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容易造成宿舍成员之间形成“小团体”关系。

(三)生活琐事引发的宿舍矛盾

“我家庭条件不好,母亲体弱多病,父亲老实木讷,靠种地维持生活。我的学费还是向亲戚借的,欠了很多外债。来到咱们学校后,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在餐厅找了份兼职的工作,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能挣点零花钱。但是兼职工作需要早晨5点就要起床去餐厅做早餐。我起床时天还不亮,稍微不慎,会发出声响,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他们对我不满,多次要求我搬出宿舍。我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矛盾,很是郁闷,我感觉宿舍关系很冷漠,没有温暖。”(小李,男,大一)

因为生活琐事激发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案例不下少数。从2003年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室友到2013年的上海复旦投毒事件,每年高校都会发生类似的悲惨事件。深入分析大学生宿舍矛盾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舍友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都是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由于电脑、手机的普及,当前很多大学生作息时间很不规律,看电影、电子书、打游戏到半夜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再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较少顾忌他人的感受,相互间缺乏包容和理解,引发了宿舍矛盾。

(四)个性不同引发的宿舍矛盾

我们宿舍的小韩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专横、霸道、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秉性。在宿舍里,也是处处占上风,什么都要比别人强,稍有不满意,就会在宿舍里发脾气,使小性子。有一次她没有拿到奖学金,而同宿舍的室友拿到了,她就说风凉话,找班主任,不依不饶。舍友都不喜欢她,大家都敬而远之,造成了宿舍关系的不和谐。(小韩,女,大二)

就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的经历、地域文化、经济上的条件等都不尽相同,这势必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事实表明,由于女生具有性格敏感、细腻、喜欢倾诉等特点,所以宿舍里交流与沟通较多,呈现的宿舍人际关系矛盾也多,导致女生宿舍人际关系较复杂。但男生则不同,在遇到生活或者学习方面的问题时,喜欢一个人承受或者闷在心里,压在心里久了,容易爆发。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就是说,人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物,只有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成为现实的人,人不可能独自生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而人际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后天的习得和锻炼。通过传授人际交往知识,教育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把人际交往的内容作为专题来讲,也可以开设类似《人际交往学》《心理学》《沟通与合作》等选修课程,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人际交往知识讲座,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现实问题,教导他们适合的交往方法和技巧。

(二)定期开展增强宿舍凝聚力的文化活动

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文化活动是提高宿舍凝聚力、化解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宿舍标语大赛、宿舍图片展、宿舍文化节等,增强宿舍成员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这些活动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舍友之间的粘合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同学们之间彼此之间的了解,培养了学生接纳、宽容的品格。例如在宿舍锦标大赛中,从开始的选题、收集资料、精心设计、作品展示凝聚了宿舍全体成员的智慧和辛勤汗水,是他们聪明才智和群体优势的展现。在这一过程中,难免出现意见的分歧,经过大家一起协商、争论、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观点,进一步增进了舍友的感情,消弭了他们以往的隔阂。

(三)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

实践证明,与修养高的人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有利于化解宿舍人际关系的矛盾,促使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一是通过学校开设一系列素质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近年来我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狠下功夫,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二是通过一年的实习锻炼。大三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一年,在真实的环境中,在与各种人的交流交往中,自身的修养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通过学习,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会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位置分析问题,很多避免很多矛盾就的发生。二是学会尊重他人。宿舍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你只有尊重他人,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爱好、生活方式等。三是理解和宽容。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文化教育、个性不同导致处理问题的结果可能不同。因此,在遇到分歧时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学会求同存异。通过学习培养大学生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合作的品质,促使和睦友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大学宿舍卫生问题?)

大学宿舍卫生问题?

大学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同样宿舍也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家。我们要在宿舍生活四年、五年甚至六年。为了让我们自己和舍友生活的更加舒适,就要经常打扫卫生,保持宿舍的干净的。宿舍的环境是可以影响人的心情和学习质量的。


1、良好的环境可以保障人的身体健康
春夏期间,蝇虫变得多了起来。由于天气炎热,容易出汗,细菌会增多。许多学生喜欢把饭打包带到宿舍里面吃,若不及时清理就会滋生蚊虫,造成宿舍异味。蚊虫一多就会传播细菌,对人体造成一定量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经常打扫宿舍的卫生,勤通风。良好的卫生习惯会让我们的身心变得更加的的健康,会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2、良好的环境会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在嘈杂的环境中很难静下心来去学习。另外,我们如果长期身处嘈杂的环境中会使我们变得烦躁,也会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一定量的损伤,甚至可能会患上暴躁症,也会使我们时长耳鸣严重可能会耳聋。同时也会让人们产生悲伤消极的心理。然而安静的环境会使我们身心愉悦,心情舒畅,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我们的成绩,收获许多的欢乐和幸福。

3、良好的环境会让宿舍的人更和谐
宿舍环境不仅仅指的是卫生方面,也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网上我们很不难看到宿舍之前发生的矛盾,原因往往不是什么大事,二十一下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每个人的性情、生活习惯不同,宿舍之间会不断摩擦出一点矛盾。久而久之就会让人感到压抑,感到孤独,甚至产生怨恨报复心理。所以我们需要更加维护宿舍之间的关系了,比较远离家乡,宿舍就相当于你自己的小家了。和谐的相处会让你忘却离家的悲痛,会让你感觉到温暖。同时会让你心情愉悦,身心舒畅。

浅谈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产生情绪困扰的成因论文

新橄榄(https://www.x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浅谈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产生情绪困扰的成因论文的相关内容。

浅谈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产生情绪困扰的成因论文

摘要:

大学新生入学后,绝大多数会出现对大学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学习方式和宿舍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对环境和生活的不适应,使大学新生焦虑、压抑、自卑、迷茫,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新橄榄

关键词: 大学新生;适应;情绪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期,这一阶段心理特点是:自豪感与自卑感、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共同存在;情绪忽高忽低,容易急剧动荡的阶段,因此当遭遇某种变化或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冲突。从中学进入大学,每位新生都面临着环境的适应问题。如果新生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就会出现大学生活适应上的问题,在自我认知、情绪体验、人际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一种迷茫、困惑、痛苦的状态,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不适应学校物理环境而产生的情绪困扰。

无论谁面对环境的改变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学新生入校以后首先面临对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校的管理环境、文化环境等诸多物理环境的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会带来各种情绪反应。

1、生活环境的变化,内心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

目前入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第一次离开家,以前除学习外,凡事不用操心,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以前在家里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现在几个人共用一个房间;在生活习惯上、人际关系上很难相容,一旦遇到摩擦,就会感到惶惶不安;而且每个同学带着不同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来到大学,有部分是南方的同学来到北方,生活和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常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还有一些同学理财能力欠缺,开支无计划,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购买超出经济能力的物品,频繁聚会等,因此时常陷入“经济危机”,产生危机心理。

2、学习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失落和恐慌等情绪。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在中学上课,每个班都是固定的教室固定的人,学的课程是固定的科目。而大学则是每一时段的课都要换教室;有小班课有大班课;有单班课有混班课;有基础课,专业课;有必修课、必选课还有选修课;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不同,每门课考试的方式不同,每门课的学分也不同,这些变化会使刚入学的新生摸不着头脑,产生焦虑的情绪。

第二,中学上课,在学校的时间每一节课安排得满满的,甚至回家后的时间都被老师的作业挤满。大学则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绝大多数新生,不知如何利用这些时间;不知图书馆、机房、听力室、自习室如何使用,往往一个学期就荒废了,快到期末时内心却充满了空虚、失落。

第三,在中学从早到晚,从学习到生活,从纪律到心理,大大小小的事班主任一个人全部负责到底。而来到大学以后,班主任很少能看到,宿舍有宿舍管理机构,学生的学籍及思想教育由学生处及各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管理,学生的课程和成绩由教务处及各学院的教学秘书管理。分散而复杂的管理体系,使很多新生遇到问题以后不知所措,限于慌乱中,使其焦虑难耐。

第四,一进入大学,新生立即被各种学生社团包围。因高考的禁锢,许多学生压抑多年的兴趣爱好喷涌而出,一下就报了两三个社团,最多有报五六个社团的。这些学生每天晚上忙于个社团的各种活动,没时间学习。表面上过的忙忙碌碌,内心却无比的空虚和失落。快到期末时,才发现自己欠下了那么多学习帐,马上面临期末考试,陷于恐慌之中。

二、不适应学校人文环境而引起的情绪困扰。

大学新生带着各自的心理烙印进入大学,入校以后马上面临着许多人生的新问题。新的环境中位居何处?我将往哪里去?这一系列的新问题,使一部分同学在新的竞争中立即面临挫折情境,如处理不当,会引发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1、高考的失利、专业选择的失误,使部分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小升初要上重点中学,中考要上示范高中,高考要上重点大学。使那些在高考中没有发挥好,与理想的大学或者专业失之交臂学生,形成“名校情结”。还有些学生因为高考志愿是父母报的,专业是父母选择的,自己并不喜欢。这些学生入校以后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对任何活动没有兴趣,内心总是耿耿于怀,自责自怨,精神颓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2、教育体制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目前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小学教育只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学生学习只为了应试。高考这一人生阶段性的目标,成为了许多学生的人生的终极目标。进入大学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绝大多数学生不知该往哪里走,不知自己该去做什么。失去了奋斗目标,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容易出现了徘徊和迷茫心理。更有些学生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感到筋疲力尽,在饱尝了成功喜悦的同时,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因此在大学里消极、懒惰、混日子。

3、评价体系的变化,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中丧失了优越感而沮丧。

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是中学时的尖子,但到了大学,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原有的优势和平衡被打破,不少人变成了平庸之辈。丧失优势地位的同学,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导致自我评价失调,由强烈的自尊心转变为自卑心理。

4、不适应大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变化,使一些学生很苦闷。

刚刚入学的新生仍然习惯于中学“满堂灌”式的学习方法,习惯于自己的所有的学习都由老师来安排。而来到大学以后,课堂容量大,教师讲授提纲挈领,比较抽象概括,需要学生在课下阅读大量的参考书和参考资料,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之大学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度大,表面学习气氛很轻松,老师不留作业,没有考试,没人监督你学习,考试不排名次,但这里绝不是没有竞争。有些学生刚入大学时,课余的时间不知看什么,上课时间不知听什么,这让不少学生感到很吃力、无助、无所适从。

三、不适应集体生活时产生的.情绪困扰。

在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后,不可回避的是对班级和宿舍的集体生活的适应。因为我们任何人都需要感到自己是一个集体中的一员,需要在这个集体中有自己被承认的、确凿无疑的、不可替代的位置,这就是人的归属的需要。而宿舍和班级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和学习场所,他们要在这个集体中度过四年。处于青春期的大学新生,如果没有被同宿舍同班级的同学接纳,就会感到不安全,引发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但是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具体表现为:

1、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中学时的集体生活很单一,同学关系简单。大学生的组成比高中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学生走到一起,难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另外,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还有些同学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方面认为不如别人,特别是来自农村、山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常常沉默寡言、内向孤僻,远离集体。

2、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新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青春期又有“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在班里不愿意暴露太多,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所以许多学生感觉来到大学以后人际关系冷漠,不像中学同学那么开放好接触,更感叹知己难求。

3、独生子女成长中的缺陷,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新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在家里生活习惯了,在集体中不能容忍其他同学的一些小毛病,自己不能吃一点亏。许多同学不够宽容,不能理解他人,什么事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常常引发纷争,使自己很难融进集体。例如有些同学追求完美,对自己、对别人都比较苛刻,眼里揉不得沙子。有的同学嫉妒心很强,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会用言论或行动去攻击别人,使自己和别人都陷于痛苦中。有的同学比较腼腆、害羞,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愿,不敢和周围同学说话,会很退缩、不合群。有的同学性格内向,融不到集体中去,集体的活动都不愿参与。有些同学比较逆反,总爱和别人抬杠,以表明自己标新立异,使其他同学很反感。有的同学比较功利,只和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交往,并常常过河拆桥。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冷落。

总之,大多数新生面对新的校园、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氛围和生活环境,都会出现“心理不适”,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是每位新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只是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同,适应的时间长短不同,适应的程度不同。一般的情况下,三个月后就会度过适应期。如果一个学期过后,适应的某类问题还困扰着你,就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摆脱复兴情绪的困扰。

参考文献:

[1]郭淑华: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03期

[2]汪国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1期

[3]马燕:大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年20期

[4]尤世红: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7年第6期

;

以上就是新橄榄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大学宿舍卫生问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新橄榄:www.xg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大学宿舍卫生问题?)”相关推荐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宿舍条件?(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宿舍条件?(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宿舍条件?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宿舍条件怎么样呢?说实话,学姐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给你非常深入的回答。因为学姐曾经也是一名哈理工的学生,深深地体验了这里的寝室环境。 首先,如果只是看外表的话,哈理工的宿舍楼还是挺漂亮的。新修建的寝室大楼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和独立卫浴,可谓五星级标准。不过,如果你运气不太好,就可能会被分到老旧楼宇里的宿舍,这些宿舍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学姐觉得也还

2024-09-12 03:57:38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字数应在3000左右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说明了大学生如何

2024-12-25 02:22:07
青岛大学研究生宿舍问题 有关青岛大学宿舍的几个问题
青岛大学研究生宿舍问题 有关青岛大学宿舍的几个问题

青岛大学宿舍 我靠,师弟啊,你怎么也学物理了,我在青大学的应用物理,真燥人。就业率奇低,考研率奇高啊。 现在又多出来一个材料物理学?青大真牛逼,我们上学的时候分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光学,我读的应用物理学,从大一到大四,没看见物理学与我们专业上的课不一样,当时觉得学校太二,学一样的,搞什么两个专业,后来才发现,不是学校二,是我们太二。 套一句俗话,毕业了,才发现不是我们上了学校,是学校把我们

2024-10-17 01:55:05
关于辽宁大学宿舍问题(辽宁大学新生宿舍)
关于辽宁大学宿舍问题(辽宁大学新生宿舍)

关于辽宁大学宿舍问题 看你什么专业了,如果是文理兼收的专业应该还是在蒲河(也就是新校区) 老校区 取决于学校分配 有的院住的是八人一间 有的住的是六人一间 八人一间的一年500 六人一间的一年1000 研究生4人一屋,即使是六人的房间那两个床也是空的 上面睡觉下面是电脑桌室内没有卫生间寝室分阳面和阴面 老校区在市中心,交通比较便利,房子比较老了,住宿环境和食堂不如新校区 储

2024-10-01 08:11:54
关于延边大学女生宿舍住宿问题!! 延边大学宿舍
关于延边大学女生宿舍住宿问题!! 延边大学宿舍

关于延边大学女生宿舍住宿问题!! 女生10号楼条件最好,其他的四人间还不如8人间呢~四人寝室可以接网通宽带,可以用电脑,8人寝室不可以。比如体育学院只能住8人间,不能住4人间,如果LZ是女的想住四人间,那要等大一下学期向学工办申请,等你们学院批后你就可以与其他学院的女生一起住4人间了,很麻烦。10点断电~ 延边大学住宿条件 新宿舍不是给延边大学本部的学生住的,因为延吉几个大的高校都要进延边大

2024-11-02 23:54:28
辽宁大学洗涑问题(关于辽宁大学宿舍问题)
辽宁大学洗涑问题(关于辽宁大学宿舍问题)

辽宁大学洗涑问题 文科在道义校区 洗澡,学校有浴池,每周至少有五天是开的。 寝室里没有浴池 在寝洗头当然不能像在家一样,拧开水龙头就出热水 大家都打热水来喝,洗你想洗的什么的都行,无人干涉 大学生活都是这样的 不要紧张 适应就好了 你也没什么特殊的 都一样的 学校里有招待所 附近一定也有住宿的地方 爹妈来了不会没地方住的 放心吧 不用担心哈 关于辽宁大学宿舍问题

2024-09-21 21:54:38
福州大学数学系宿舍环境 关于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宿舍问题
福州大学数学系宿舍环境 关于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宿舍问题

福州大学铜盘校区宿舍条件 福州大学铜盘校区宿舍条件如下: 食堂对面即为住宿区,学生宿舍楼共有10栋,每栋6层,均为4人间,每间宿舍都自带独立卫浴,热水器、空调、风扇等配套设施也都一应俱全。 拓展资料: 福州大学(FuzhouUniversity),简称福大,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

2024-12-03 05:36:17
西外大学本部宿舍环境 有关长安大学的新生问题
西外大学本部宿舍环境 有关长安大学的新生问题

有关长安大学的新生问题 大一到大三所有专业的学生全部在渭水校区,比较偏远,报名的那天下午就集合开始军训。 新校区是有东西区,从东走到西得有二三十分钟,不过每个区都有独立的食堂澡堂打水地方和操场,影响不大。 新校区很大,有1500亩吧,校内是没有公交的 食宿不错,伙食还行,价格实惠,住宿你们是六人间,条件不错 我大三的。还有问题QQ:542797462百度地图 西北大学MBA学费

2024-10-08 18:44:28